2007年12月25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八版:案卷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1名律师7年援助12名残疾人
占昭昭

  这是一段跨越7年的感人故事,一名律师和12名残疾人之间的无偿法律援助故事。
  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北平为12名残疾人代理的劳动保险待遇纠纷案,今年10月经温州鹿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,12名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。
  前天,残疾人朱雪娟和另一名残疾人的父亲——年逾八旬的林芳老人,带着他们手写并按有12个鲜红手指印的6页材料来到“2007感动温州十大人物”评选活动组委会,推荐李北平律师。

  12名残疾人中,8人聋哑,2人智障,2人肢残。2001年,因与所在企业发生劳动保险纠纷,他们来到李北平所在的律师事务所请求法律援助。
  李北平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后,主动接下了这场官司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吴林勇说:“律师提供法律援助通常是由中心指派的。但是,李北平不一样,当时他主动接下了这起官司。7年来,他不收分文,甚至连法援律师的基本财政补贴都没有拿。”
  李北平说:“我很同情这些残疾人,很想为他们争取到权利。”

  漫长执着的坚持
  通常的官司,3个月内就能结案。而这起官司历时7年,如此漫长的时间,李北平自己也没想到。“我也灰心沮丧过,但是残疾人的执着感染了我。”李北平回忆,当案件一次次遭遇波折的时候,残疾人的信任和热情使他坚持了下来。
  7年来,李北平陪着这些残疾人调查、取证,撰写有关法律文书,仅复印资料就堆了1米多高,法院先后5次开庭审理此案。

  费时费力的沟通
  为残疾人打官司是费力的,连朱雪娟自己都说:“交流很困难,尤其是涉及法律术语的词汇。”聋哑人中,叶晓秋的听力稍微好一点,并会简单手语。每到残疾人参与案情讨论的时候,就由她来担任翻译。
  今年该案一审前夕,李北平再次召集12名残疾人以及他们的家属,向每个人确认具体的赔付要求。
  这是一个费力的沟通过程。李北平要将复杂的赔付事宜“简化”成通俗的话语,大声讲给叶晓秋听。叶晓秋全神贯注地听着,但怎么也不理解其中的意思,无奈地望着李北平。
  一旁的朱雪娟急了,重复了一遍李北平的话语。可是,叶晓秋依然一脸茫然。于是,李北平又换个方式解释了一次。这一次,叶晓秋高兴了,开始向其中一名聋哑人比划。可是,聋哑人看不懂。
  所有人再一次把目光投向李北平。李北平解释了一次又一次,直到所有的人完全理解。会议从下午3时一直开到晚上。这样的“讨论大会”,今年至少已开了3次。

  “左右为难”的推荐
  朱雪娟说,7年来,李律师从初出茅庐的“后生”,成了如今事业有成的律师,但对他们的关心与真诚却丝毫未减。
  该案一审判决,12名残疾人胜诉。这个案子本月下旬将进入二审,李北平准备把两大袋子的资料重新再理一遍,他说:“他们的案件从头到尾我最了解,再忙也不能把他们的事情落下。”
  向“2007感动温州十大人物”评选活动组委会推荐李律师,朱雪娟显得有点“为难”。她说:“我怕大家知道李律师的事迹后,都找他帮忙,增加他的工作量。可这样富有正义感的律师,实在让我们残疾人很感动。即使接下来的二审不能够胜诉,我们也很满足,依然衷心感谢李律师这些年来真诚而无私的帮助。”